服務熱線
177-5061-9273
濃的、淡的、香的、酸的、草莓味、奶油味、蘋果味……氣味與人的生活密不可分。彩色香甜的冰淇淋、剛出烤箱香噴噴的面包,這些誘人的美味無一不是通過調香師神奇的搭配創造出的杰作。不論食品如冰淇淋、面包,還是日常用品如牙膏、化妝品等,都要添加香精,使品嘗或使用它的人感到愉悅。為加香產品賦予“靈魂”,就是調香師的看家本領。
根據國家有關部門的統計,目前我國香料香精需求量增加很快,從事香料香精生產的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廣東等地,這導致對調香人員的需求也逐年增多,在現有調香人員的基礎上,以每年15%以上的速度遞增。日前國家有關部門發布新職業,調香師赫然在列,在人才市場上也是“香”氣逼人。
據專家介紹,目前國內調香師標準不統一、水平參差不齊,雖然擁有新穎的技術和儀器,卻忽視了調香的必要能力——對嗅香能力的訓練與培養,以及從業人員的自身修養、對事物鑒賞力的培養。因此,對技術好、手藝高超的調香師來說,職業前景非常廣闊。調香師經驗越豐富、技術越高,就越值錢。剛入行的新手,月薪大約兩三千元;隨著經驗的積累和調香水平的提高,收入會升至5000元以上,達到萬元也很正常。大師級調香師配出一個新方子,賣幾十萬元也不稀奇。
調香師屬于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第九批新職業之一,調香師職業資格共分三級:助理調香師、調香師與高級調香師。
職業定義:
使用香料及輔料,進行香精配方設計和調配的人員。
從事的主要工作內容:設計各種香型的香精配方;選擇所使用的原料及輔料;調配符合配方要求的香精;選擇合適的香精生產技術;評價香精產品及加香產品的香氣并進行質量監控;探索新的香料化合物的應用;評價新的香料品種并進行感官和應用試驗;調整和更新香精配方,保障香精產品的安全性。
職業概況:
香料香精工業為加香產品提供重要香原料。香料分為天然香料與合成香料,香料是調配香精的原料。香精是按特定的配方由幾種或幾十種香料配制而成的,具有一定香型的香料混合體。香精廣泛應用于食品、飲料、酒類、卷煙、化妝品、洗滌用品、牙膏、醫藥、飼料、環保、紡織、紙張、皮革、塑料、涂料等各類加香產品中。香精在加香產品中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,因此,香精被稱為加香產品的“靈魂”。不同香型的香精都是經過調香人員精心調配出來的,一名優秀的調香師,不僅應具有精湛的技術,更應具有較高的藝術修養。
隨著經濟與科技的快速發展,我國的香料香精行業有了長足的進步。立體結構對分子化合物的影響及生物工程技術、高精分離技術、現代分析儀器與分析方法的運用,極大地豐富了調香人員的視角。
香料香精行業的發展程度與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密切相關。調香師是為人民群眾更好地享受生活,為人們生活增香賦美的職業。從消費趨勢來看,人們對該職業的需求越來越大,規范調香師職業必將為美化人民生活做出積極的、更大的貢獻。
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,香料香精需求量增加很快。這導致對調香人員的需求也逐年增多,在現有調香人員的基礎上,以每年15%以上的速度遞增。
目前,我國從事香料香精生產的企業近千家,調香人員約5萬人左右。
在遵守國家法律、法規及相關標準的基礎上,用科學的方法來充分展現調香人員的創造力和鑒賞力,是調香人員在工作中應遵循的基本點,也是香料香精行業發展的充分必要條件。
調香師這一新職業的確立,對于打造一支技術嫻熟、手藝高超的調香技術人才隊伍,提高我國相關產品核心競爭力,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有一定的意義。
職業資格:
該職業資格共分三級:助理調香師、調香師、高級調香師。
申報條件:(具備下列條件之一)
一、助理調香師:
1、本科以上或同等學歷學生;
2、大專以上或同等學歷應屆畢業生并有相關實踐經驗者。
二、調香師:
1、已通過助理調香師資格認證者;
2、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學歷應屆畢業生;
3、本科以上或同等學歷并從事相關工作一年以上者;
4、大專以上或同等學歷并從事相關工作兩年以上者。
三、高級調香師:
1、已通過調香師資格認證者;
2、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學歷并從事相關工作一年以上者;
3、本科以上或同等學歷并從事相關工作兩年以上者;
4、大專以上或同等學歷并從事相關工作三年以上者。
發證機構:
經職業技能鑒定、認證考試合格者,頒發加蓋全國職業資格認證中心(JYPC)職業技能鑒定專用章鋼印的《注冊職業資格證書》。權威證書,全國通用。
考試時間:
每年統考五次,時間為4月、6月、8月、10月和12月。具體考試日期、地點、方式,由考生所在地的考試機構或培訓機構另行通知。
收費標準:
助理調香師:報名費10元、認證費130元、考試費200元,培訓費1280元。合計1620元。
調香師:報名費10元、認證費160元、考試費240元、論文評審費200元,培訓費1580元。合計2190元。
高級調香師:報名費10元、認證費260元、考試費400元、論文指導與答辯費700元,培訓費1980元。合計3350元。
前幾項費用,各地不得擅自變更。培訓費用,各地可做適當調整。